为深化校友与母校情谊,推动校企合作迈向新高度,4月25日,武昌理工学院智能建造学院院长柳立生率队,智能建造学院书记王杰、智能建造系主任张西平及青年骨干教师许炼、李佳一同走访湖北宇扬智能物联有限公司,看望校友杨纯宇,杨纯宇现任该公司营销总监,在智能物联领域表现卓越。

走访伊始,杨纯宇引领团队参观公司办公区、研发中心及产品展示厅,详细介绍公司在智能物联领域的技术研发、产品应用及市场拓展情况。公司聚焦智能物联产品研发推广,产品广泛应用于多领域,发展势头强劲。

座谈会上,校企双方围绕行业发展、人才培养及合作模式等展开深入交流。杨纯宇谈及职业发展,感恩母校培养,强调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对其职业成长的关键作用。他指出,建筑业对既懂硬件又懂软件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旺盛,当前硬件布点安装等方面专业性人才短缺,校企合作空间广阔。企业愿从母校情感及行业发展需求出发,加强与武昌理工学院合作,借助高新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就业支持。

柳立生院长对杨纯宇建议表示认同,他进一步介绍道,学院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上持续发力,不断优化课程体系,紧跟智能建造行业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将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勘测等新兴领域的知识融入教学内容。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积极引进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专业人才,同时鼓励现有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和科研项目,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在科研成果转化上,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部分科研成果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柳院长希望校企在产学研项目上紧密合作,企业能够提供更多像桥梁、高速公路、隧道、大坝等既有工程的实际案例,与学校共同开展科研攻关,实现科研成果的共同署名,提升学校科研的实用性和影响力。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上,校企双方深度沟通,将企业的实际需求和行业标准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同时,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实际工程项目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王杰书记表示,此次走访深感行业发展迅猛,校企合作潜力巨大。她谈到,随着智能物联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广泛应用,建筑行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变革。校企合作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习和就业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和成长,还能够促进学校教学与企业需求的紧密结合,实现人才培养的精准对接。希望通过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共同开展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的工作。同时,她诚挚地欢迎校友杨纯宇及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学院开展指导讲座,将企业的实际案例和行业经验分享给学生,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对行业的认知和理解,助力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智能建造系主任张西平就专业发展与杨纯宇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张主任作为工程造价方面专家,他提到,在当前的行业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展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建筑市场的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要求的提高,工程造价在项目成本控制、投资决策等方面的作用愈发重要。而建筑监测作为保障建筑安全和质量的关键环节,同样具有不可或缺的必要性。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来看,无论是新建建筑的施工过程监测,还是2000年以来建成的既有建筑面临的检测问题,都需要专业的监测技术和人才。通过提升监测的规范标准,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他强调,校企合作要稳步推进,如同企业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一样,需要慢慢积累经验和资源。在专业建设方面,要将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实际项目需求融入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实现专业与行业的无缝对接,助力企业与专业的共同发展。

李佳老师结合自身专业,提出通过精确的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为建筑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这些专业领域的见解,为校企合作项目在建筑监测方面的实施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许炼老师围绕建筑监测与加固发言。他指出,既有建筑随时间和使用易出现结构裂缝、基础沉降等肉眼难辨问题,先进监测技术如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应力应变、位移等参数,能为加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校企合作可在此深入开展,学校发挥科研优势进行理论研究与实验验证,企业凭借实践经验应用检验并反馈,形成产学研良性循环。

此次走访,不仅加深母校与校友情感纽带,更为校企合作拓展新方向。未来,武昌理工学院智能建造学院与湖北宇扬智能物联有限公司将携手共进,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发力,为智能物联及建筑行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