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我院教师赴西安参加“装配式建筑专业人才培养交流会”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18-01-27 阅读:

  

 

 

 

 

2018年1月15日至21日,由中国建筑教育协会和西安三好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装配式建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交流会在古城西安举行。全国各地院校约150人参加此次会议。我院积极派遣优秀青年教师参加了此次交流会。
本次交流会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装配式建筑及其发展;(2)BIM新技术新动向及基于BIM装配式建筑及成本控制;(3)建设类院校基于虚实结合理念常规及创新教学实训专业建设整体解决方案;(4)装配式建筑专业的全流程岗位能力培养;(5)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要点;(6)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
同时组委会还带领参会教师队伍参观了国家级示范项目西部科技创新港和建筑工程信息化建设企业西安三好软件公司的虚拟仿真实验室。
住建部最新文件指出: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15%以上。其中:重点推进地区达到20%以上,积极推进地区达到15%以上,鼓励推进地区达到10%以上。2016年9月国务院71号文件《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指导意见》指出在未来10年左右时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要达到30%。可见发展装配式建筑已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必然会带来建筑行业产业化革命,而我国建筑产业化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缺口近100万人,加上建筑产业化工人,缺口已近800万人。如此大的人才缺口必须依托相关的院校、骨干企业、职业培训机构和公共实训基地,设置装配式建筑相关课程,建立若干装配式建筑人才教育培训基地。校企必须深度融合加强装配式建筑后备人才培养,在建筑行业相关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中增加装配式建筑相关内容。
装配式建筑是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装配率是衡量主体结构和外围护结构,采用预制构件的比率。装配式建筑相对传统建筑的优点主要体现在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装修一体化,管理信息化,应用智能化等。只有最大限度的采用预制构件,才能充分体现工业化建筑的特点和优势。而过低的预制率则难以体现。目前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中,以“预制装配等同现浇”的理念提出了装配式建筑在结构体系、设计方法、构造措施等的相关设计要求。
   伴随近年来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数据在设计、生产、施工全产业链共享,进行装配式建筑全过程协调信息管理。基于BIM的全流程数据应用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装配式建筑全专业设计;2.装配式构件的拆分与深化;3.生产构件加工数据与构件详图;4.构件加工;5.智能施工安装;6.信息化运营维护。BIM平台提供了建筑、结构、机电、装修等多专业的协同设计,可以实现大数据精细模型的支持。同时3D扫描、物联网、点云模型等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推动了装配式建筑在生产及安装等方面的工业化进程。
本次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交流会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设计理念、所面临的困难以及高等院校培养装配式建筑人才的急切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阐述。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对建筑产业是一次革命,对我们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也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