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奋进者李冬爱:扎根工地一线 潜心实践育人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20-05-26 阅读:

 

“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不努力不行。”

——李冬爱

当清晨把太阳拉到远方的地平线上徘徊时,大地上的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阵阵微风迎面吹来,头顶上的安全帽映着蓝天白云显得格外耀眼,李冬爱带着一副黑框眼镜,手上一本图纸,正在施工现场勘察。

李冬爱是武昌理工学院城市建设学院的一位专任教师,在学院担任教学督导一职,同时她还是一位高级工程师,在“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担任着技术指导,是我校一位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在工作中,她勤勤恳恳、无私奉献,总将学生放在首位。她以秉公办事、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一致认可;她以默默耕耘、不求回报的园丁精神获得了同学们的尊敬和爱戴。她更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什么是“为人师表”。

尽职尽责 为人师表

2018年7月16日,在李冬爱老师的推荐和带领下,来自我校土木工程1704班的李小康同学,带着满腔热忱来到“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开始了自己正式的实习生活。“这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机会,我在这里需要完成一个道路与排水工程项目,非常感激李老师能给我提供这样一个好的学习平台和实习机会。”李小康告知,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李冬爱老师经常会在施工现场耐心地指导他看图纸、做工序资料和送检试块等,这是他第一次接触这些专业性的工作,他从李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明白了实践对于他这个专业的重要性。

“所有的质量检验记录,无论是道路工程还是排水工程,一定要根据规范上的要求来严格填写。”工地上,李冬爱一脸严肃地对实习生李小康强调,并从自己包里拿出随身携带的一本规范手册递给他,耐心指导他怎样根据实际情况去查规范。李冬爱说:“虽然你们现在还是学生,但是从现在起就要有一颗严谨之心,因为你们毕业之后,无论参与到哪个工程建设,建筑竣工之后,你们不仅要对自己负责,对建筑负责,更要对人民和社会负责。”

“城建学院各专业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实习实践,这与他们未来的就业发展密切相关,因此一有好机会,我就会让同学们多去工地实地体验,通过实践不断精进他们的专业技能。”李冬爱说。

在李冬爱老师的字典里,从来没有出现过“敷衍”二字。对于专业性的工作,李冬爱老师总是一丝不苟,她不仅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同样也严格要求自己的学生。“李老师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影响并改变了我的学习状态,比如在测量建筑的高差、角度、距离时,我脑海中常常会绷紧一根弦,时刻提醒自己必须认真仔细,分毫不差。”李小康表示,自己第一次去工地项目部办公室的时候,因为之前的资料员没有将资料按编制进行归档,导致整个办公室里的资料杂乱不堪。李老师看到后,立即转身出去买了几十个档案盒,回来后就带着李小康一起把这些资料一张张分类,并按照工程项目划分的标准挨个装入档案盒中存档。从上午10点一直整理到下午5点,李冬爱期间没有一句抱怨的话,她只是默默整理着资料,耐心且认真。

“大到专业施工,小到做事态度,李老师教会了我很多,让我获益匪浅。”李小康激动地说。

两处奔波 充实自我

   工地上的生活是火热的,这种火热比夏日的太阳还炙热,在工地顶着头上的太阳风风火火地干事业,一个个建筑物在手中的图纸和仪器的帮助下拔地而起,这些都让李冬爱感到热血沸腾。那是她的理想所在,是她补充能量的地方。

“跟优秀的人在一起,你不努力都不行。”李冬爱老师笑着说。据了解,李冬爱老师除了在我校城市建设学院担任教学督导职务外,她还在“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担任着技术指导一职,工地如同她的第二个家。“关于光谷火车站的地铁修建工程,我说是来做技术指导,不如说是来学习的。”李冬爱说。干一行便爱一行,已经是高级工程师的李冬爱依旧以一个学习者的姿态在工地上勤勤恳恳的工作着。

“这里的人都很热情,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我会请教他们,他们都会倾囊相授。因为土木工程这个专业,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个项目从策划图纸到竣工,每道工序都要严格把关,而这些过程和经验有很多值得学习之处。无论是作为老师也好,还是作为技术指导也好,我都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己,学习新的知识,成为更好的自己。”

李冬爱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活到老学到老”这六个字。她一心扑在工作上,专心于工地的建设与学生的教学,学校、工地两地来回奔波,已成为她生活的常态。

李冬爱尤为重视实践教学,她经常将自己在工地上碰到的工作案例和经验运用到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去。在城市建设学院工程造价1703班的教室里,李冬爱老师正在向同学们讲授《建筑安装工程识图》这门课。课上,李冬爱老师通过实际的工程图表,以广联达办公大楼工程为例,给同学们仔细分析了如何在不同阶段给该工程进行排水管道施工的步骤和问题,让学生们更直观、深刻的理解了课本上的知识点。

“李老师是一个治学严谨、教学严格的老师。”来自工程造价1703班的陶正华同学表示,在一堂《工程经济学》的课上,李冬爱老师正好讲到关于现值、终值和现金流量图结合的一道题,由于题目较为复杂,她光在课上就讲了不下三遍,课下当同学们还有疑问时,她仍然会耐心地给大家讲解,“李老师批改作业非常严格,每次我们出现一点小错误,甚至是错别字,她都会一个个框出来。”

李冬爱老师课外还经常会和学生们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她常常会把工地上的图纸带来学校,当作自己的教学素材,给学生参考,便于同学们理解和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点。“工科专业的学习一定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注意学以致用,只一味的参考课本,照本宣科,对于同学们来说毫无意义。”李冬爱老师语重心长的对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说,“要把实际工程运用到课堂上,对大家的学习才能有所提高。”

待人真诚 亦师亦友

三尺讲台之上,李冬爱是一位严谨负责的老师;三尺讲台之下,她又成了学生们眼中温柔亲切的大姐姐。“为什么会选择来学校教书呢?”在来我校之前,李冬爱老师曾在“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培训中心”工作,她说,“我觉得武昌理工学院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也是一个充实自我的机会,来到不同的工作环境,就会有不同的感悟与体会。而作为一名老师,让我迎接了不少挑战,也不断收获着喜悦和感动,收获着成长和快乐。”

每一段经历都是一次历练,每一程风雨都是一段收获。李冬爱在自己所热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尽职尽责,在自己所选择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发光发热。一转眼,李冬爱已在我校城市建设学院工作有8年时间,在校担任教学督导,在外带领学生实习,李冬爱老师的专业教学水平是毋庸置疑的,得到了学院老师们的一致认可。8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却让她更加坚定了要当好学生们的良师益友的决心。

“她在生活中就是一个能成为你朋友的人。”李冬爱老师在生活中为人处事亲切温柔,对待自己的学生更是十分上心。工程造价1703班的陶正华同学就受到过李冬爱老师的诸多帮助。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当李冬爱老师得知陶正华生活比较困难时,曾主动联系他,请他来当自己孩子的家庭老师;暑假在工地实习时,考虑到学校离工地太远,交通不方便,不利于陶正华上下班,李冬爱老师便主动提出自己开车接送他上下班;发现陶正华思想消极、学习懈怠时,李冬爱老师会主动与之沟通交流,帮助他调整心态。李冬爱老师总是以自己的方式去关爱着学生,可谓亦师亦友。

城市建设学院副院长欧阳玉华对李冬爱老师也有着很高的评价:“毫无疑问,李冬爱老师非常优秀,是一位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都很丰富的高素质双师型人才,有着丰富的工程师经验和教学经验,希望她能够再接再厉,继续为学院培养出更多和她一样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