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篇欢快的乐章,收起你们的笑容,我们谈谈抑郁症。
1927年国学家王国维、1989年诗人海子、1991年作家三毛、2003年演员张国荣、2011年男星尚于博、2015年导演李晓、2016年内地男星乔任梁……多少烟火的陨灭与抑郁症脱不了干系,也许是近期的乔任梁让人们再次允许"抑郁症"三个字刺痛一下自己的眼球,但是不可否认"抑郁症"的毒烟从始至终都在人群中扩散,更可怕的是,它开始在看似日朗风清的校园中蔓延,试图侵蚀更年轻的生命。
抑郁症已成为校园里的一大杀手。大学,首当其冲。
面对如洪水般涌来的全新的生活规则和感情体验,我们焦虑、迷茫、痛苦......最终,有多少人在甚至连自己都不知道的情况下落入的抑郁症的深渊。据相关统计,中国高校自杀身亡案例中,有60%抑郁症有直接关系。
然而那些抑郁症患者经历的痛苦远远不止我们看到的一个结局那么简单。自动封闭自己、对周围环境麻木、对任何心情感受拒收、精神与肉体麻木、反应迟钝、自虐自残、对死亡疯狂的想象、幻觉、企图自杀......不要觉得抑郁症离自己很远很远,它可能就在身边。
远离抑郁症,我们要懂得如何将它扼杀在摇篮里,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校园抑郁症的现状和对策。
现状一:大部分的患者,不知道自己已经患上抑郁症。一系列的躁郁症状被绝大多数人认为是"最近烦心事比较多,多几天就好"而不予以重视。
现象二:患者也许怀疑自己患上抑郁症,但却因不能确定、怕丢脸、怕成为异类、拒绝接受现实而假装没事,自欺欺人,任由恶果酿成。
现象三:已经得知自己患上抑郁症的患者抱着"不想让别人知道,不想让父母担心"、"这没什么还挺酷的"、"很多人都有,并且都活着"、"已经不想管它了"等各种错误消极的态度而隐藏自己的病情,拖延或拒绝治疗。
现象四:抑郁症患者因自己糟糕反常的思想状况和行为状况而陷入恐慌,进而产生更加可怕的想法或行为。
对策一:保持警觉,感受观察。
早期抑郁症状与简单的"心情不好"有区别,我们应对自己的精神状态提高警觉。如果你在觉得烦恼的同时还有解决问题的较强烈意愿,并且仍然与周围环境保持着密切联系和感受交流(比如,仍然愿意与朋友说话和参与活动,并不排斥维持正常的日常生活,会笑会哭会生气)那么,你只需要稍微调整心态和尽力解决烦恼就可以缓解。但是,如果发现自己面对烦恼的心态表现为试图逃离、无力解决,那么表示此时你将需要外界的帮助,请一定尝试与他人交流,维持与外界的联系,千万不要放纵自己进行进一步的自我封闭,因为你正处在抑郁的萌芽状态。不过,此时你并不需要太担心。
对策二:保持冷静,勾勒状况。
如果直到自己反应变得迟钝,对外界变化毫无反应,经常幻想某种场景,或者经过朋友屡次提醒才发现自己不对劲,那么证明你已经自我封闭到了一定的程度并且对许多外来刺激拒收或者拒绝做出相应的情感反应,逐渐在周围环境中表现得像一个"隐形人"。此时你必须要明白:你已经偏离了正常轨道,并且正在逐步丧失自我恢复的能力,如果不加以遏制情况将更加糟糕。此时你应该尝试弄清楚自己的客观精神状况,可以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网上抑郁症测试等方法对自己进行初步地判断,并且冷静地接受现实,准备接受外力干扰治疗。
对策三:接受现实,积极配合。
倘若已经出现自虐自残甚至企图自杀等行为,请尽快就医。此时的你已经过度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并且,已完全丧失自我调节和恢复的能力,千万不可擅自乱用药物,必须专业的医疗措施才能帮你摆脱困境。记住,现在的你可能随时面临崩溃,这是很危险的。
总结起来,抑郁的过程就是精神与外界"断网"的过程,对于所有正常的情感交流处于"无法接收"和"无法发送"的状态,自此导致封闭与麻木。很形象地做个比喻,人的消极情绪有"重力作用",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始终呈现加重的趋势,而与外界的联系就是一股"拉力",正是这种"拉力"以及在此作用下孕育而生的乐观心态和自我调节能力将我们维持在正常的高度。当我们进入"精神断网"状态之后,我们将别无选择地被自己的情绪和思想包围,一旦其中出现"不良分子",就会链式反应产生抑郁症。所以,与外界保持联系,刷刷自己的"存在感",是多么重要。
另外一个忠告,"脚踩在地上的人,一定要有自己的灵魂伴侣,那种愿意并且有能力在利落下的时候接住你的不一样的朋友。"
希望你的世界,永远不"断网"。
撰稿人: 肖斌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