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峰,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工程造价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工程造价省级一流专业、工程造价与管理省级教学团队、省级一流课程主要负责人,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各类教研、科研项目10余项,出版本科应用型教材3部,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项。指导学生参与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等专业竞赛获得一等奖20余项。
近年教科研项目:
“1+X”证书制度下融证入课师资培训模式实践——以《施组(斑马、场布)》为例,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主要参与人;
基于BIM的工程造价一流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主要参与人;
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以《建筑设备》课程教学为例,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项目负责人;
工程造价虚拟仿真实训室项目,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项目主要参与人;
基于虚拟仿真的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以《建筑施工技术》为例,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项目主要参与人;
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工程造价专业建设),项目负责人;
湖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项目——工程造价一流专业建设(2019),主要负责人;
湖北省教学团队建设项目——工程造价与管理省级教学团队建设(2019),主要负责人;
湖北省一流课程——《工程造价管理》(2023),主持人;
湖北省一流课程——《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2024),主要负责人。
承担的横向课题:
智能建造土方、钻孔、喷涂、开槽机器人性能升级研究;“广信•万汇城”项目建筑与安装工程对量与招标控制价编制等横向课题5余项。
主持编写的教材:
《工程经济学》:ISBN 978-7-5629-3892-7,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应用型本科“十四五”规划教材,主编,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工程造价管理》:ISBN 99787512380523,副主编, 中国电力出版社。
《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土木建筑工程)》:ISBN 978-7-5492-6797-2,副主编,长江出版社。
教科研论文:
《基于BIM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探讨》,《建筑经济》,ISSN 1002-851X,2017;
《Research on the Applicability of Solar Heating in Wuhan 》.AMEE2018,ISSN2475-885X,2018;
《The influence of fiber type and length on the cracking resistance,durability and pore structure of face slab concrete》.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21;
《Comparison between the Influence of Finely Ground Phosphorous Slag and Fly Ash on Frost Resistance,Pore Structures and Fractal Features of Hydraulic Concrete》. Fractal and Fractional,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