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造学院

朱建华

    发布时间:2023-05-18 阅读次数:

     

    播下花种、静待花开

    朱建华,男,武昌理工学院智能建造学院2003届毕业生,建筑装饰专业,现任长江日报融媒体中心主编。2010年从通讯员成为长江日报记者至今30余次获省级新闻奖两次获中国新闻奖著有《传播力+的风》《城市党报传播力建设》获武汉十佳新闻工作者、武汉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长江”(ID:whcj027)微信公众号创始人。

    种子萌芽

    回顾从业经历,与新闻结缘要始于朱建华中学时代养成的读报习惯。读中学时父亲连续订过多年的报纸,朱建华每天中午放学回吃饭的时候便拿来看,边吃边看,看得津津有味,有时因看得投入,甚至还耽误了吃饭。读报经历基本上伴随了朱建华从初中到高中的6年时光,这种影响应该是潜移默化的学外语需要广泛阅读以培养语感,新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于是他积极参与校内媒体组织,并在校园内策划组织了多个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活动。若干年后,当朱建华成为一名记者之后,回首早年的读报经历,也许就是的新闻启蒙。新闻需要理论,更离不开实践。朱建华的大学专业和新闻不搭边,但校报学生记者的经历,让受益匪浅。毕业前写的一篇反映学校创建星级文明寝室的“豆腐块”在《中国教育报》刊发,随后一篇随笔散文也有幸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刊发。

    很多同学毕业后进入了装饰或建筑公司从事专业方面相关的工作,而朱建华对自身有着清晰的认识,他认为他在专业领域不会有太大发展想着在新闻行业谋一条出路。本着做自己喜欢的事、做自己能做的事、做自己愿做的事的初心,后来在武汉的一所学校专门从事校园新闻宣传工作,写稿、办报、搞网站贯穿于日常。那几年,在武汉的几家报纸上,经常有署名为通讯员的稿件见报,平均每周就有一篇。这些稿件,涉及校园的方方面面,以及对教育的一些观察和思考,有话题性和新闻性。很多人不解,一个学校就那么大,就那么点事,怎么可以挖出那么多可以报道的人或事?而朱建华认为新闻在于发现发现不单是一个眼力的问题,好的发现也离不开脚力、脑力、笔力。

    茁壮成长

    “我觉得自己应该去做记者……”快30岁的时候,内心的这种想法越来越强烈。当时,很多媒体招聘的年龄门槛是30岁,朱建华觉得自己如果再不去尝试下,可能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在众多媒体中,朱建华比较钟情《长江日报》。《长江日报》是武汉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在武汉这座大城市创办的第一份党报,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报头,早年为中共中央中南局(华中局)机关报,现为中共武汉市委机关报。在朱建华接触的众多媒体中唯对《长江日报》情有独钟,他认为《长江日报》的版面很大气很活泼,刊登的内容也很鲜活报刊上的稿件经常被各大媒体转载,足以可见其活力和影响力。另外,《长江日报》还经常刊发通讯员单独署名的稿件。同时长江日报社的编辑、记者水平也都比较高,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也令人敬佩。随后朱建华自己单独署名的稿件,数次被《长江日报》在显著位置刊发,《百位高校名师九成头顶“官衔”》便是其中一篇。

    2009年教师节之际,教育部评出第五届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而不少获奖者都有行政职务——大到校长、小到教研室主任。朱建华逐一检索发现,百名名师中没有任何行政职务的仅10人。后来《长江日报》刊发了由朱建华单独署名的《百位高校名师九成头顶“官衔”》一稿,当天还配发了评论员撰写的“长江快评”《高等教育应当端正价值》。稿件一经见报,便成为热门话题,全国数百家网站转载,社会反响强烈。新华社随后刊发《教学名师应当名副其实》的“新华时评”,算是为此事定了调。后来再评教学名师,从评选办法上对校长等人参评明确做了限定,让名额向一线教师倾斜。这篇稿件后获评全国副省级城市党报短新闻一等奖、湖北新闻奖二等奖,并被收录到《长江日报》创刊60年系列丛书中,而且是收录的唯一通讯员单独署名的文字报道类稿件这对朱建华是一种莫大的鼓励。

    2009年底,当长江日报社再一次公开面向社会招聘时,朱建华毅然决然报了名。自己是否真的能胜任记者这份工作呢?朱建华一次次地在内心深处问自己。人生不能留有遗憾,最终,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新闻这条路。


    开花结果

    在一线做记者的几年,朱建华采写的《华中科大拟清退304名“超学时”研究生》《高校学生冬季长跑须录指纹 担心个人信息外泄》等一批社会反响强烈的报道。其中,《华中科大本科生毕业典礼上动人一幕 7700学子起立高喊“根叔”》的报道刊发后成为热门话题,高校毕业典礼校长致辞风格开始转变;《武汉专家推出<中国博士质量调查>一个导师最多同时带47名博士生》刊发后,《人民日报》刊发评论,国家层面也采取措施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对《专家调查显示六成大学生村官不在村》反映出来的问题,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湖北省委严令整改“村官”不在村现象…….这些让人难忘的报道,都是团队一起努力完成的,朱建华为能参与其中而感到自豪。有人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记者的工作热情、激情会逐渐消逝,现实也确实如此。可遇到好的新闻线索和选题,朱建华至今仍会心潮澎湃,并会努力和团队一起操作,尽可能地不留遗憾。在第二十九届(2018年度)、第三十届(2019年度)中国新闻奖评选中,参与的《华中科大18名本科生变专科生》《96家院士工作站被摘牌》先后获奖,这也许是对长期持有的新闻热情的一种回报吧。好新闻,很多时候可遇不可求。朱建华对于新闻最大的感受是抓新闻既要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获奖,是必然还是偶然,其实都不重要,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关键是要能保持一种工作的激情。除了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外,还离不开学习力、判断力、执行力、突破力、协作力、思维力。不可否认的是,记者是一个残酷的职业,长年无休、熬夜、加班是常态,有时还会因报道而遭遇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每当此时,长江日报社宽松包容的环境以及领导和同事的关怀鼓励,总会让人从沮丧中迅速走出。

    2023年新年伊始,一批怀揣新闻理想、充满激情和活力的年轻学子走进长江日报社参加招聘面试和笔试朱建华从他们身上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如今的朱建华已经入职长江日报多年,他多次推荐像他一样的学院学弟学妹加入长江日报,并表示不忘领导老师的教诲,牢记“追求卓越 走向成功”的校训精神,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恩母校,服务社会。